企业性质
- 不限
- 生物制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卫生
最新招聘企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仁济医院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迄今已有164年的历史。164年来,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医院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由东西二部组成。西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央商务区内,毗邻外滩;东部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医院占地面积145亩(东院131亩、西院14.1亩);建筑面积:185744m2(东院147443.9m2、西院38299.8m2);核定床位1300张(东院1000张、西院300张);实际开放床位1600余张。目前全院在编人员2651人,卫技人员2196人。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在职正高职称专家122名,副高职称专家289名,据最新统计资料,年收治门急诊病员近217万余人次,住院病人逾5万7千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8万余台。目前医院拥有立体定向下微电极刺激仪(细胞刀)、超声刀、核磁共振仪(MRI)、多层螺旋CT(MSCT)、数字X线摄片机(DR)、PET-CT、肿瘤放疗设备、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检查仪(SPECT)、彩色Doppler诊断仪、流式细胞仪、大型生化分析仪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新中国成立以来,仁济医院取得了许多临床医学成果,填补了我国医学的多项空白,如心脏二尖瓣狭窄分离术,使心脏手术从心外进入心内禁区;低温麻醉下心内直视肺动脉瓣切开术,是我国心内直视技术的开端;低温麻醉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则使低温直视心内手术上了新台阶;针刺麻醉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功,更是我国的开创性医学成果。江绍基教授因 消化疾病和血吸虫病等领域 的卓越成就,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此外,国内首次成功施行的皮肾静脉吻合术、门腔静脉吻合分流术、晚期吸血虫病外科治疗、脾血回输新技术等,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市卫生局和浦东新区政府的决策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仁济医院的发展借助浦东全面开发开放的东风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1999年10月,仁济东院建成投入使用,摆脱了长期困扰医院发展的地域限制,医院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4亩扩大为145亩。床位数由原来的800张增加到1300张。目前,东部进入三期建设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底干部保健综合楼实现结构封顶。建筑面积5.85万平方米的门急诊医技楼经上海市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医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少学科在国内已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医院共设临床科室33个,临床医技科室8个,并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消化内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组成单位1个(内科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组成单位1个(神经外科学);十五 211工程 重点学科(专业)3个(消化内科学、风湿病学、外科学);上海市重点学科2个(消化疾病学、风湿病学);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个(风湿病学、妇产科学);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消化疾病、风湿疾病);上海市医疗质控中心3个(血透、消化内科、激光);市级研究所3个(消化疾病、风湿疾病、男性疾病);上海市唯一的人类精子库、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目前我院有国家级副主任委员5名;上海市主任委员4名、副主任委员10名;国家级刊物主编1名、副主编9名;地方刊物主编4名、副主编20名。近5年来,医院申请到局级以上(含局级)科研项目296余项,申请专利72项,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在国际交流方面,医院已与美国、法国、日本等近十个国家的二十多所医学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来访及讲学的外宾千余人次,派往国外留学、讲学和合作科研人员百余人次。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大力投入,努力推荐优秀中青年骨干进入各级培养计划,五年中仁济医院共有160余人次入围上海市各级人才培养计划,包括长江特聘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科委启明星、科委启明星后、教委曙光计划、市教委优青、交大医学院优青、交大医学院百人计划等。仁济临床医学院设有18个教研室承担临床教学任务,博士学位授予点1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1个,博士研究生导师3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98名,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5000余名医学人才。2001,仁济在全市三级综合性医院中率先推行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并每年通过质量认证,使仁济医院的质量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医院积极探索集团化管理,三家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崇明区中心医院、长宁区同仁医院)由仁济医院直接托管。与社会合作的仁济医疗管理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品牌效应领先,以集团规模制胜,把优秀的医院管理模式加以推广、传播。目前,公司已成功托管十二家医院。涉外全康国际医疗中心为驻沪外籍人士提供最具质量和诚信的医疗保障。仁济倡导诚信服务。近三年在上海市万人问卷调查中病人满意率处于全市前列。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九次获上海市卫文明单位称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前身 伯特利医院 创建于1920年。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1964年正式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5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至今已走过八十多年辉煌的历史。九院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东临地铁M8线,南靠中山环路高架,与浦东隔江相望,2010年上海世博会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是一所以口腔、整复外科和骨科为特色的内、外科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九院又是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和九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还设有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1991年来已连续六届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市文明单位。规模全院核定病床757张,口腔综合椅位170张。设有28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部门。医务员工1860余人。其中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人员300余名。现拥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邱蔚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骨科专家戴尅戎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以诊治心胸疾患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957年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心胸外科进修基地,1988年起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学医院,2004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胸科医院,2005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医院曾先后获 上海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 、 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 、 市文明单位 等项殊荣。医院技术力量雄厚,设有心内、心外、肺内、胸外、中西医结合、急诊、放疗、麻醉及重症监护等9个临床科室和放射、病理、核医学、超声诊断等13个医技科室;核定床位580张,有病房17个,其中设有ICU和特需病房等;还设有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和心血管研究室。医院现有职工900余名,其中正副主任医师近100名、正副教授50余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9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7名,并有10名分别进入上海市卫生系统 医苑新星 、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和 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多排螺旋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ECT)、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多叶准直器、彩色多普勒心动超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ICU、CCU监护系统等先进医用设备。医院面向全国,每年收治的门急诊和住院病人逾14万人次,建院以来已施行各类胸部手术逾6万例,成功地医治和抢救了数以万计的疑难重危病人;医院开展的心脏、肺、胸骨移植术、 冠心搭桥术 ,心脏单、双瓣膜置换术,各种心脏复杂畸形的诊断和纠治,各类肺、食管、气管、纵隔手术,各类心脏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顽固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和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的救治,纵隔镜、胸腔镜和气管镜的诊疗技术以及病理细胞、组织学检测等均居国内先进水平;肺癌的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气管术式的创新等居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医院正承担着上海市肺部肿瘤学临床医学中心及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 胸外科 的建设。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600张,全院职工3445人,其中医师101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及各类高级科技人员593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陈赛娟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内分泌、血液、消化),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血液),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内分泌),上海市优势学科一个(肾脏),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6个(消化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骨科、烧伤科、心脏内科),上海市卫生局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3个(消化外科、血液科、肾脏内科)。医院还有6个市级研究所(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上海烧伤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1个院级研究所(感染病与呼吸病研究所),8个校级研究室,3个院级实验室。此外,还建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1个(医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人类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内分泌代谢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人类基因组研究重点实验室、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西医防治骨关节病损重点实验室、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并通过整合上述科研力量,建立了附属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同时,还建有与临床诊疗密切结合的一些中心,包括分子医学中心、糖尿病研究中心、血栓与止血研究中心、血液病诊治中心、基因诊断中心、眼科中心、青少年生长发育中心、介入治疗中心、生殖医学中心等。另外上海市卫生局有4个质量控制中心(康复、骨科、心脏介入、血液)挂靠在瑞金医院。瑞金医院于20世纪50年代成功抢救邱财康后,大面积烧伤治疗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7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脏和肝脏的移植手术;90年代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21世纪日臻完善的器官移植,使得许多病人将这里视为生命的绿洲。为此,医院获得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6次)、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市文明单位(9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 五四 红旗团组织创建单位等。瑞金医院以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为动力,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医院积极开展高精尖诊疗技术,如微创伤手术、关节镜手术、心血管介入治疗、眼科准分子激光术等,并充分利用医院综合医疗优势,实行多学科或跨学科联合会诊制,使医疗诊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医院还将发展目标定位在研究型医院上,借助医院9个市级研究所,医院在肾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高血压、中医伤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生殖医学等学科中颇具特色,特别是国家重点研究所的科研优势,立足临床加大科研力度,为人民健康创造出了许多临床新成果。医院还不断深化人性化服务,推出了 以优质的医疗使病人放心、以一流的服务使病人称心、以优美的环境使病人舒心 的 三心工程 ,以温馨、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和病家的信任,促进了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瑞金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 瑞金临床医学院 也设在医院中,承担医学系、检验系、高级护理系的临床教学任务,并接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夜大学、高级医师进修班及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进修学员的临床教学任务。近年来,瑞金医院获得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委863项目、S863项目、973项目、攀登计划、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九五攻关项目、卫生部科研项目、国家教委留学生基金项目、上海市级科研项目等重大项目。医院现有硕士生点29个、博士生点22个,具有招生资格的博士生导师66名、具有招生资格的硕士生导师84名,内、外科均为博士后流动站。医院的科研技术人才在国家杰出人才基金、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启明星后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中占有较重比例。还获得一系列有很高含金量的国际奖项,如:美国灼伤协会伊文思奖,意大利惠特克国际烧伤奖,美国凯特林癌症奖,瑞士布鲁巴赫癌症研究奖,法国卢瓦茨奖和祺诺台杜加奖,以及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奖等。为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瑞金医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协作,与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世界卫生组织等地区和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并建立了多项科研合作。。。1999年8月4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改革工作的精神,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发展的新模式,实现 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服务 的宗旨,瑞金医院率先与部分医疗机构实行资产重组,建立了上海瑞金医院集团,初步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跨级别、跨部门医疗资源的重组,使以瑞金医院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逐步形成。四年多来,瑞金医院与集团下属的医院分部、卢湾分院、闵行医院和台州中心医院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2年10月25日,瑞金医院在科研工作模式的探索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国内开创性的成立了 生物医学研究院 。从而形成了 大科研 的新格局,实现科研体制、用人机制和科学研究等的全面创新。该研究院以瑞金医院的研究力量为主,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等科研单位,是我国第一个以医院为主体的、将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研究与开发机构。研究院所奉行的 但求所用,不求所有 的用人原则,真正实现了人才的 柔性流动 ,使更多科研人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2007年瑞金医院门急诊人次达203.8万,手术例数达2.34万次,出院病人5.99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0.04天。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建于1904年,内设上海交通大学市六临床医学院、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和上海市医学超声培训中心。医院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及苏州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基地;也是全国医学进修基地之一;承担25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现设博士后流动站培养点8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40个。先后成立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介入影像学市重点学科及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上海市传染病专科诊治中心。医院的泌尿外科、超声医学科、耳鼻咽喉科、心内科、血液科、普外科、核医学科、麻醉科、妇产科为医院重点学科。医院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和全国花园式单位。医院法人代表为院长何梦乔教授;医院业务范围为 各科伤病员的诊治、预防保健、医学教学和科研、康复医疗和健康咨询等 ;医院举办单位为上海市卫生局,登记管理机关为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有:院办(下辖计算机中心、文书档案室);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人事处;医务处(下辖医保办公室、病案统计室);门急诊部;科教处(下辖图书情报室);护理部;后勤管理处;财务处(下辖会计科、出入院管理科、门急诊收费科);接待办公室;社会医疗发展部;医学工程部;保卫科;监察审计室;退管会;爱卫会;产业总公司;后勤服务中心(下辖保障服务部、安全保卫部、卫勤服务部、物资供应部、餐饮部)。医院党群职能部门有:党办、精神文明办公室、纪委、工会、宣传科、团委、妇委。医院核定床位1400张,特需床位66张。年门急诊量达151.8万人次,出院病人数4.4万人次,手术2.9万人次。医院设有33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7个研究所,还有14个研究室。目前拥有工程院院士1位,博士生导师34位,硕士生导师95位,年招收硕、博士研究生150名。临床及科研齐头并进,历年来获得国家、部、市级等科技成果奖135项。1963年陈中伟教授、钱允庆教授等在我院成功地施行了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从此医院被誉为我国断肢再植的摇篮。20世纪五十年代末周永昌教授等开创了超声医学事业,被誉为 中国超声诊断发源地 。1978年,于仲嘉教授研究成功 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术 ,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980年医院成功地培养了国内第一株胃癌细胞株。内分泌代谢科项坤三教授从事及参与了世界第一个青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的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世界第一个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首次在国内发现了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2003年12月,项坤三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医院正朝着以四肢显微外科、创伤骨科、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诊治研究和介入影像为重点,以多器官功能衰竭防治、心血管疾病诊治、血液病骨髓病理、尿道修复重建、鼾症诊治技术、内耳显微技术、重度颅脑损伤抢救、心胸外科微创治疗、肿瘤综合诊治、肝胆胰胃、乳腺疾病治疗、危重孕产妇救治以及泌尿道超声、放射神经介入、核素显像和治疗等为医疗特色,医教研防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目标奋进。
-
上海江东泌尿外科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江东泌尿外科医院是上海市首家泌尿专科医院,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及工程院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亲笔为医院题写院名,并题词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努力办成一流医院 。著名泌尿外科、男科学专家江鱼教授为医院名誉院长。医院是中国性学会华东地区协作定点医院,由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委员、国家一级教授马永江等倡导成立12年的上海男性病专家医疗会诊咨询服务中心也迁入本院。医院位于浦东新区金桥路300号。业务用房约1万平方米,内设泌尿外科诊疗中心、妇科诊疗中心、男科诊疗中心、不孕不育中心、碎石中心、医学检验中心中医等医技科室。住院床位50张,拥有X光和B超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前列腺电切汽化镜、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钛激光碎石、500Ma放射线诊断仪等等泌尿专科设备,就医环境宽敞、明亮、舒适、温馨。医院以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科学发展观为办院指导思想,以吴阶平教授的题词: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努力办成一流医院 为座右铭,以 技术致胜、服务至上、亲和规范、立足长远 为办院方针, 一流的专科医院、一流的人文医院 是医院的奋斗目标。医院由仁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江鱼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带领一批蜚声中外的泌尿男科专家组成的上海男性病专家医疗会诊中心,定期为本市和周边省市泌尿男科疑难病人开展专家会诊。在泌尿系结石的体外震波碎石、腔内碎石、手术取石等、各种阴茎畸形矫正、尿道下裂修补、假体植入等外生殖器整形手术;前列腺增生的电切汽化;慢性前列腺炎、压力性尿失禁、尿道狭窄、男性功能障碍、妇科炎症、不孕不育等疾病的诊治形成自己的特色。坚持以建设人文医院为根本,处处为病员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始终以追求 一流的医疗质量、一流的医疗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三级医院的专家队伍、一级医院的收费 的标准服务于民。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争创老百姓的放心医院。
-
上海华山东方乳房专科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华山东方乳房专科医院成立于2001年6月,隶属于华山医院。前身为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乳房甲状腺组和上海房地产局职工医院(上海东方乳腺疾病医院)。两院合并后对外更名为此专科医院。 目前医院乳腺外科共有教授及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博士1名,硕士5名,在读硕士1名,博士2名。院长由邹强教授担任,副院长为任长才教授。
-
上海华东医院闵行门诊部
上海0个在招岗位
华东医院闵行门诊部位于闵行梅陇地区,与莘庄相邻。建筑面积4600余平方米,就医环境舒适、宽敞,就医流程便捷、合理。门诊部依托院总部医疗优势和先进的诊疗设备,将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于广大市民并根据所在区域医疗需求,应诊科室齐全,开展了集普通门诊,特色专科、专病,专家门诊和社区健康生活指导及各层次的健康体检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应诊的医师全部是华东医院从事干部医疗保健和市民医疗工作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门诊部备有基本的医疗检查设备和仪器,如电子胃镜,直接数字化X机,彩超,生化分析仪等,并以院本部先进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为后盾,如全身CT、MRI、SPECT、直线加速器等,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华东医院是上海首批获得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三级甲等医院,一直承担着党和国家领导、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企业家、各国驻沪外交官的医疗保健任务。闵行门诊部特需门诊秉承华东医院数十年的干部保健和特需服务经验,拥有舒适优雅的独立诊室提供私密的环境,为您提供优质的一站式医疗服务,配备的专家不仅注重他们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水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给您细致的关怀,使您不出闵行就能享受到上海最好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帮助您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
上海华东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华东医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宏恩医院,建于1926年。经过五十余年不断的奋发努力,华东医院已从单纯的干部医疗保健医院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老年医学、保健康复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复旦大学的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达4万㎡,拥有东、南、西、北四幢医疗主楼以及十多幢配套用房。医院核定床位800张,学科齐全,现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员工1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180余人;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当今世界最新技术的CT、ECT、MR、直线加速器、胶囊胃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诊断和治疗设备。院内设有上海市老年医学研究所、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上海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WHO-社区老年保健合作中心和七个临床医学诊疗中心——胆胰疾病诊治中心,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聚焦超声刀中心,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心、张国桢疑难CT读片中心。华东医院医风严谨,医德淳厚,长期承担着党和政府官员、著名科技文艺界人士、企业家、各国驻沪外交官以及市民的医疗保健任务。半个多世纪以来,医院注重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对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胆胰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消化内镜、齿科、营养等领域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
上海东方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正迅速崛起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医院开放床位753张;1639名在职职工中,博士研究生78名、硕士研究生157名;215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中,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52名。医院学科门类齐全。每年承担大量的重大医疗保障任务,如APEC首脑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电信部长会议、 亚行 年会、 非行 年会、《财富》国际论坛、《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金茂跳伞、布什、李光耀、连战、萨马兰奇等政要访沪等。每月接受和诊治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危重病例,成功抢救大量心脑血管意外、气管异物、复合性外伤等急诊病人。每天提供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科专病门诊、干部保健、特需服务等各种层次的医疗服务,平均年门急诊量130万人次,出院病人2.2万人次,手术1.1万人次。临床、医技39个科室中,心力衰竭专科、口腔种植修复专科、创伤骨科、上海市示范中医科已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心肺联合移植为目前国内生存时间最长。心脏研究所,发挥了心脏内外科联合优势,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快速诊治平台,且多项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急诊创伤中心充分体现了急诊整体救治特点,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脊柱外科技术、心血管介入技术、微创技术等均已形成学科特色;肩负着立足浦东、服务全国的历史责任,紧随浦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节奏的东方医院,已通过ISO9001和ISO14000质量体系认证,走上了规范化、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医院拥有国际化标准的综合大楼,目前世界最先进的3.0磁共振、64排CT、大平板DSA、全自动生化工作站、麻醉工作站、中心监护工作站、实时三维彩超工作站、人工辅助循环系统、血液透析系统、脑电与肌电诊断系统、超声与胶囊胃镜系统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为疑难复杂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增强了患者对医院的信心和医患之间的和谐。学以去疾,德以扬善,求实创新,同舟共济的核心文化,不但成为全院职工的共识,也吸引着海内外有识之士纷至沓来,其中大部分人学成于欧美医学发达国家,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带来了勃勃生机。现有多人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市科委启明星计划,同济青年优秀人才基金等;一批崭露头角的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成长。数百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日渐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东方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三系,拥有外科学、内科学、口腔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4个博士点,硕士点涵盖所有临床、医技学科室。研究生、本科生培养的不断扩大,使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附属医院。浦东改革开放的春风不断催发这所87年老医院的勃勃生机,也将东方医院与欧美大陆紧密相连,各国学者访问络绎不绝。继2001年与德国心脏中心合作成立东方中德心脏研究所后,中美上海联合国际医院、中日森茂诊所、中法合作德勃雷手术室、中美急诊医学研究所等的各种合作,使东方人得以直接感受到世界医疗卫生发展的脉搏,将医院重点学科目标锁定在国际水准,不断提升医院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管理水平。诚信立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创新强院,东方医院犹如一轮初升的太阳,蓬勃向上。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
上海东方肝胆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是在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领导下,从1956年成立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开始,经过40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由一个小组发展到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院、所合一国内惟一的专科医院,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全军肝胆外科专科中心,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全军重点研究所,军队 重中之重 建设学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1993年5月,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提写院名、所名。1996年12月被总后勤部批准为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拥有660张床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长期坚持医、教、研相结合,在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抗复发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复杂胆道疾病的手术治疗,肝胆疾病的内窥镜治疗,以及肝移植等方面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不仅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还采取了微波方法、射频方法、氩氦刀方法、激光光敏技术、肝内肿瘤酒精注射疗法和经股动脉至肝动脉插管加栓塞疗法等。现年门诊量7万多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1000多人次。至2004年12月止,吴孟超率领同事们已成功实施肝脏切除手术近17000例,积累了国际上最大宗的肝癌病例库和标本库,手术成功率达到98.5%,术后5年总生存率达48.6%,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79.8%,术后生存时间最长的已达40年,病人至今健在。肝癌切除例数、切除率、生存率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96年成功施行肝移植5例,最小的病人年仅9岁。除1例术后半年,因原有的肝炎急性发作导致暴发性肝炎死亡外,其他4例均得以长期生存,最长已健康生活了8年,今年已大学毕业。目前肝移植已成为该院常规治疗方法之一。近5年来,收治复杂胆管损伤及高位胆管狭窄病人620人次,施行术后复杂肝胆管结石的系列化手术治疗1930例,收治高位胆管癌近251例,其治疗效果均处国内先进水平。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拥有一支由吴孟超院士领衔,以拔尖中青年为骨干的优秀科技干部队伍,现有高级职称56名,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12名。1996年1月,中央军委授予吴孟超 模范医学专家 荣誉称号。医院先后有1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入选国家 百千万 人才工程,1人获中国有突出贡献博士,1人获全国 巾帼建功 标兵;4人获全军 育才奖 银奖,2人获总后 一代名师 、1人获总后 科技金星 、2人获总后 科技银星 、2人获总后 科技新星 ;3人获上海市 科技精英 称号,3人获上海市 银蛇奖 ,1人获上海市 育才奖 ,2人入选上海市 百人计划 。1978年以来,共培养博士后19名,博士研究生78名,硕士研究生115名,并承担外国留学生、本科、大专、中专等教学任务,多年来还为全国各地培养进修生千余名,是国内培养肝胆外科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基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5项,全国医药科技成果金杯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全军科技大会奖共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3项,军队医疗成果一、二、三等奖11项,上海市医疗成果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8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2项,陈嘉庚医学奖1项。在研课题37个,获国内外各类科技基金资助1650万元。举办中德、中加肿瘤研讨会等国际会议3次,全国、全军会议6次。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在院长吴孟超院士的领导下,为我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20世纪50年代,吴孟超等人制作和研究了200余例我国正常人肝脏标本,首次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人肝脏解剖的新见解,创立了以 五叶四段 为特色的肝脏外科解剖理论,为肝脏外科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解剖学基础。60年代初期,他发明了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方法——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明显减少了肝脏手术出血,大大缩短了肝脏手术时间。1963年,吴孟超采用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法实施中肝叶切除术获得成功,成为肝脏外科的一大突破,进一步提高了肝癌及其他肝脏病症的外科疗效。1975年,吴孟超成功地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率达到100%。他还创立了用肝动脉插管、栓塞、结扎的方法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上取得了明显疗效。他曾带领课题组在上海开展了18万人次的高危人群肝癌普查,研究早期发现肝癌,使许多早期肝癌病人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并使临床确诊率提高到90%以上。吴孟超教授还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即肝癌切除后复发再手术和肝癌二期手术。肝癌切除后复发再手术次数最高达5次;采用肝动脉阻断使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肝癌缩小后,再行二期切除,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达66.6%。80年代初,他又在我国首先采用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再次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其后,他又开展了小儿肝脏外科研究,成功地为12例4~12个月婴儿切除了重达800~1300克的巨大肝母细胞癌,除1例术后2年死亡外其余患儿均健存,其中一例现已14岁。他还不间断地开展了半离体肝切除术、等离子手术刀、微波治疗肝癌、免疫综合疗法、单克隆抗体导向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顺铂微球化疗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并开始提出免疫化学治疗的新观念和治疗措施。进入90年代后,吴孟超教授又带领他的学生们开始与国外联合研究肝癌免疫治疗这一重大项目,并于1993年底获重大进展,研制出可使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肝癌细胞的新型疫苗,这种疫苗在大鼠体内实验成功。同时,他继续开辟肝脏手术的新领域,成功地开展了高难度的腹腔镜下肝癌、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和肝动脉结扎术,均为世界首例。吴孟超教授领导的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作为军队科研、医学和教学的中心,1979年、1981年分别被批准为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后的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点学科,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军队开放实验室,1991年被批准为军队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下设肿瘤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所、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分子肿瘤研究室、病毒与基因治疗实验室,同时承担了国家、军队和地方的许多重大科研课题,在肝胆外科及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始终起着科研导向作用。面对国际国内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院紧盯肝胆领域国际前沿,围绕肝胆疾病的诊断治疗,提出了新一轮攻坚目标,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肝胆外科治疗中心。
-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外称上海长征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院址在上海市黄浦区凤阳路415号,南京分院在南京市建宁路200号。医院编制为军队正师级单位,院领导、机关干部为现役军官,在编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现役文职干部。195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命令,建立第二军医大学急症外科医院。1956年4月28日开院,院址在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515号,对外称上海急症外科医院。1958年9月1日,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联合通知,第二军医大学急症外科医院命名为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此医院由专科医院扩建为综合性教学医院。1959年9月,医院迁至黄浦区凤阳路415号,对外院名改为上海同济医院。1966年9月,对外院名改为上海长征医院。1969年10月,医院随第二军医大学迁到西安市。1975年7月,医院迁回上海原址,对外仍沿用上海长征医院院名至今。2004年11月,南京军医学院第四一四医院归建第二军医大学后移交给第二附属医院管理,对外称上海长征医院南京分院。2003年4月,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委托长征医院管理闸北区中心医院(托管)。目前医院总建筑面积229990平方米,其中医疗、办公110099平方米,生活119891平方米。开展床位1574张,其中医院本部1074张,南京分院500张。医院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业务科室40个,其中临床科室29个,辅诊科室11个。临床教研室19个。有博士授权学科26个,硕士授权学科33个,为临床博士后流动站。有7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即骨科、影像医学科、普通外科、胸心外科、消化内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有3个军队医学研究所,即全军骨科研究所、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全军肾病研究所。有6个全军医学专科技术中心,即全军临床免疫中心、全军急救医学中心、全军泌尿外科中心、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全军肺癌微创介入诊治中心、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有2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即脊柱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急性创伤急救中心。有2个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即脊柱外科、颅脑外科。医院是全军实验诊断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军队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教授和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现有专业技术干部566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7名(正高职74名,副高职13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4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22名。主系列专业技术干部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54名,占40%,具有硕士学位的149名,占39.6%。出国留学归来人员76名。有56人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6人被总政治部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从1989年第一届开始连续10届共10人荣获上海市青年医务人员最高荣誉奖 银蛇奖 。共17人获得上海市 百人计划 、 曙光计划 、 科技启明星计划 、 领军人才 。7人次评为上海市 十大科技精英 、 十大杰出青年 、 十佳医师 、 十佳护师 。7人为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科技新星。担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505个。
-
ddd
上海0个在招岗位
-
ddd
上海0个在招岗位
-
上海八五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骨科始建于1949年,先后参加了抗击非典、赴外维和、抗雪救灾、奥运安 保等重大军事行支和突出事件的卫勤保障任务,先后被卫生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被军区奥运安 保前指挥部评为奥运安保先进单位。骨病诊治中心在上海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产生了一定的军事、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 笔者调查发现,上海八五医院,是南京军区驻上海的一所综合性中心医院,始建于1949年,有着60年的辉煌院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共同成长,历经风雨,在共和国的每一个时期都接受了顽强的考验和洗礼,成为傲立华东地区的品牌医院。 骨科作为上海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的拳头科室,占据了两大全国骨伤基地,有着全国十佳骨科医院的荣誉,与上海、无锡、南京等全国十多家解放军、武警等三甲医院骨科长期合作,医院本着患者至上的信念,始终坚信:90%的骨伤患者是不需要经历开放手术就可以康复的!
-
上海85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隶属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后勤部,是一所军队综合性医院。是公立三级甲等医院。设有八五医院新场分院(上海南汇区新奉路219号)和沪闵路分院(沪闵路9585号)两个分院,并在八五医院新场分院建立临床用药研制基地,有军内各科专家、博导等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研究,是目前国际先进的科研临床研制、制药基地。目前该院主要科室有皮肤科、妇科、耳鼻喉科、骨科、眼科、内科、外科等。在妇科领域,汇聚国际国内顶尖专家、技术,是上海妇科第一品牌,被联合国授予 国际爱婴医院 称号,也是上海市妇女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技术指导单位;依托上海市妇女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资源和自身的技术优势,在上海第八五医院妇产科设立了 上海市妇女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产科技术培训基地 、 不孕不育临床诊疗技术示范单位 、 子宫肌瘤射频消融微创技术教学与临床推广基地 ,将医学界的新技术、新成果与临床诊疗做到密切结合,造福百姓,为患者带来最快速、最彻底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