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性质
- 不限
- 生物制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卫生
最新招聘企业
-
派合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0个在招岗位
派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主动、专注型猎头公司 派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主要服务有猎头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
上海中脉公司
上海0个在招岗位
-
上海熙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上海0个在招岗位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5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5医院是一所具有70多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等甲A驻军医院。占地面积140亩,院内绿化率达50%以上,常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理想的治疗、康复保健场所。医院专科齐全,医院的重点科室主要是:甲状腺科,医院甲状腺专家杨守彬坐诊。医院现有25个科室,36个专业,拥有数十名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医院每年完成大量的心脏搭桥、心肺移植、肾脏移植、复杂脑科等高、精、尖手术。是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南京军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上海市职工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455医院20层的病房大楼是一栋集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化大楼,展开床位达750余张;医院2002年被评为南京军区《先进旅团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 医院通过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寻找发展方法,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医院从一个起点较低,基础较弱的驻军医院发展成为专科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保障能力较强的综合性医院。美国GE公司最先进的DiscoveryST16PET-CT在上海455医院PET-CT高端体检中心(2006年)成功安装并投入临床使用。GE公司为临床提供的DiscoveryST16PET-CT机型,在疾病(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健康人群高端体检中已经发挥重要的作用。
-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是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于1952年以她荣获的 国际和平奖金 创办的一所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五十多年来,保健院遵循宋庆龄和周恩来为中国福利会倡导的 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 的方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开拓性的工作,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级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保健院设有床位370张,年均分娩数约6000人,近两年来已达8500人以上,年均门诊量50多万人次,2006年已达到7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万多人次。近十年,我院各项医疗指标不断提高,床位周转率、住院、手术及门急诊人次大幅增加,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床位使用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等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医院现有职工733人,医护人员比例超过70%,其中高级专业人员61人。保健院分设临床部和保健部,临床部有围产科(产科、新生儿科),妇科(普通妇科、肿瘤科、乳腺科)、计划生育科、中医科和麻醉科等;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科专病门诊、专家门诊、特色门诊等。保健部有母婴健康中心、女子保健中心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暨中国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和中国生殖健康技术培训中心),承担国家及上海市计生委和上海市卫生局等部门指定的计划生育业务管理工作。1989年保健院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建立教学协作关系,经上海市高教局和卫生局批准,成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地,以及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保健院正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92年保健院被国家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重基金会首批命名为国家级 爱婴保健院 ;1994年被国家卫生部和加中儿童健康基金会评为全国十家模范爱婴医院之一;1995年被评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保健院多次被授予全国、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卫生局等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被评为 全国妇幼卫生先进集体 ;1998-2000、2001-200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 上海市文明单位 ;1999-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和中国福利会文明单位;1999-2000年度上海市第六届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银奖;2000年获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2004年获上海市卫生局精神文明单位称号。保健院从1996年开始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交通大学医学院)设立 宋庆龄奖学金 奖励有培养前途的医学生;在院内设立 庄留琪教授基金 培养一线医务人员;设立100万人才培养基金,每年选送管理、医疗等业务骨干出国进修、学习。保健院有多个科研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九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 六五 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二等奖;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攻关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第三届临床医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等各类奖项。保健院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技术合作,并与WHO、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加中儿童基金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医学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澳大利亚Monash生殖医学中心等有着密切的合作保健院将依托自身的历史优势,继续秉承宋庆龄的办院方针,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强化 国际 品牌意识,发展鲜明特色的医院文化,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创建国际一流妇幼保健院。
-
岳阳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上海唯一一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岳阳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所,上海市文明单位,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上海市卫生局指定的外籍人员专诊医疗单位之一,是一所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又能承担综合性医疗任务的现代化医院。大柏树总部(甘河路110号)名医特诊部(青海路44号)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650号)
-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口腔中心
上海0个在招岗位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口腔中心是一个以高标准服务为起点,以预防、保健、治疗、修复、美 容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在治疗暴牙、种植牙齿、拔牙、牙齿矫正牙齿美白等一系列疾病的诊疗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医院地处虹许路与延安西路交叉,环境雅致、地 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过几十年的历练,武警上海总队医院口腔中心以其精湛的医技和出色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患者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相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目前已成为武警 医学院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上海市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申城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口腔中心是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的重点建设科室,我院依托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凭借对牙科疾病的透彻分析,再加上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以及全方位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 专家、专科、专病、专治 的现代医学诊疗理念。武警上海总队医院口腔中心已成为上海口腔领域的一 个典范,让广大患者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国际化口腔医疗服务。在牙科领域,因融入无痛操作、 贴心交流、知情选择、尊重隐私、人文关怀等人性化服务,深受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这是一所以高标准服务为起点,以预防、保健、治疗、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医院重点科室为风湿科,通过几十年的历练,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风湿科在治疗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滑膜炎、各种关节炎等一系列风湿疾病的诊疗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以其精湛的医技和出身的液体刀技术治疗效果获得了患者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相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目前已成为医学院等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 上海市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申城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同济医院简介创建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成为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同济大学以医科建校,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 同济 ,意蕴合作共济。岁月更迭,斗转星移。今天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于1991年建成开诊,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上海市区西北部,紧邻内环线和外环线,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怡人。医院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现有病床1080张,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和正副教授157人,门急诊诊次115万,出院病人超过2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医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拥有磁共振、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许多海内外优秀学子和著名学者加盟医院,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已形成心血管内科、骨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颅底)外科、内分泌科、小儿血液科、精神医学科、妇产科、检验科、康复科、皮肤与性病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科。医院依托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同济医院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国家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任务,每年向全国输送数百余名高级医学人才。医院主办的《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杂志(英文版)》等学术刊物发行国内外。医院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医院为了加快学科建设,在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傅继梁教授和医学院院长胡大一教授的领衔下,在多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成了 冠状动脉疾病现代干预诊治中心 ,年内还将推出融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脑血管介入放射诊断治疗学、康复医学、心身医学、流行病学为一体的 脑血管病现代诊疗中心 。这种体现 临床与基础 相结合、 医院与社区 相结合、 预防与治疗 相结合、 躯体与心理 相结合和 治疗与康复 相结合的现代治疗干预体系,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冠脉中心 建立半年来,先后开展数十例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尤其是成功完成了多例急诊冠脉搭桥术,在心肌梗死救治方面已接近国内外大型心脏中心水平。医院将坚持中心建设道路,以体现现代医学发展的技术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造福广大病患。同济医院地处普陀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的发展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坚持中心化建设道路,以病人为中心,增强内涵建设树品牌,努力打造品牌,以体现现代医学发展的技术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造福广大病患,为广大患者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服务,切实把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落实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去。同济医院将以跨越式的发展,向着建设一流现代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迈进。
-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创建于1933年,著名的医学专家颜福庆、吴绍青等教授分别担任过医院院长。1998年上海市职业病医院整合到医院,2005年又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现直属上海市卫生局领导,是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医院曾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和上海市卫生局文明单位及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医院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70%,院内溪水环绕于绿荫,亭阁相映于花丛,是上海市 花园单位 。医院核定床位数825张,设有胸外、肿瘤、呼吸、结核及职业尘肺等15个临床科室,影像、检验等9个医技科室和针麻、肺癌免疫等9个实验室。医院除开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外,还开设有特需门诊,同时,在本市延庆路还另设一门诊部,以满足广大病员的需求。医院现有职工900余人,有硕士生导师17名,博士、硕士生51人,高级职称者74人。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磁共振、直线加速器、多排螺旋CT、DSA、核素扫描仪(ECT)、片库式自动胸片机、电子支气管镜、电视胸腔镜、肺功能体容积仪、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等大型先进的治疗和检查设备。七十年来医院形成的主要专业特色是:肺部肿瘤、肺间质病、慢阻肺、哮喘、慢支、支扩、肺炎、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结节病、气胸、肺肉芽肿、纵隔疾病、职业中毒、尘肺及其它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内外科诊疗。医院面向全国,每年收治的门急诊和住院病人逾14万人次,成功医治和抢救了数以万计的疑难危重病人。医院胸外科技术力量雄厚,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建科五十年来已施行各类手术近三万余例,开展了针刺麻醉、肺癌、气管隆突切除重建、运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气管狭窄。近几年,利用微创胸外科技术,开展胸腔镜进行各类肺切除手术和淋巴结清扫手术。肺减容术治疗慢阻肺等各类手术多为国内最先开展或居国内先进水平,多次获得国家科委、卫生部、市科委及市卫生局各类奖项。胸外科还成功实施了亚洲首例老年人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为广泛开展肺移植手术研究打下基础。其它科室在肺癌早期诊断、中晚期肺癌多学科治疗、肺科急重症救治、哮喘、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治疗、呼吸衰竭抢救、结核病及职业病尘肺、中毒的防治等方面具有本专业较高的水平。医院目前承担多项国家 十五 、上海市及卫生局的研究课题。市科委重点课题 肺移植的临床研究 ,该课题组已完成15例临床单侧肺移植,存活13例,国内成效率第一,并通过市科委鉴定,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医院在1959年就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全国肺科和胸外科进修基地,每年接受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医师的进修和培训。为保持医院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医院与国外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多,已分别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医院建立定向合作和结为友好医院,每年双方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人员进修及讲学。
-
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天津中医二附属医院坐落于天津市海河东北部地区,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原天津中医学院所在地。历经四十年发展和进步,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对外交流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目前学科日臻齐备,名医云集,设备先进,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天津中医二附属医院现有职工83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92人,高级专业人员139人。拥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5人,教授、副教授2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医院占地面积20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504张,拥有磁共振成像系统、快速成像螺旋扫描CT机、彩色多普勒、CR-X光机、全自动生化仪、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等。天津中医二附属医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天津市重点专科专病5个妇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脑病科、糖足科,国家药监局药品临床试验基地,天津市呼吸病研究所(三部),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妇科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疑难病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设有临床科室32个,教研室13个。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中标各类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1项,重大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入围参评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1项。获国家中管局科技进步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项。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院已形成了以妇科、呼吸科、心脑血管科、临床药理基地为重点,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天津中医二附属医院坚持以 病人为中心 的服务宗旨,已涵盖了本市河北区、河东区、东丽区、北辰区及滨海新区,辐射到华北地区,服务人口近200万,吸引许多国外患者来院就医。我院正加快医疗资源调整步伐,三年内建成海河东北部地区医疗中心。
-
上海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是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一所肿瘤生物治疗机构,受国家卫生部直接管理。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肿瘤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开始兴起,国家卫生部为及时引介该技术,于1991年成立上海肿瘤生物治疗中心,该中心成为我国最早的肿瘤生物治疗机构之一。上海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成立之初,国家就派遣了国内权威的科研、治疗专家开展生物细胞免疫等肿瘤新技术的科研和治疗工作。通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引进,上海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于2005年成熟把肿瘤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成立至今20多年来,对我国肿瘤治疗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我国肿瘤前沿治疗技术主要科研力量和临床实践基地。上海肿瘤生物治疗中心科室设置有:肿瘤生物治疗科、DC-CIK细胞培养科、肿瘤免疫学科、麻醉科、核医学科、分子靶向治疗中心、介入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药剂科等科室。实行科研与临床治疗协作,整合各科室医疗资源,成立诊疗专家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江分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一所沪上的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2008年十三次蝉联 上海市文明单位 称号;1999年荣获卫生部 全国百佳医院 称号;2004年第三次获得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荣誉;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2009年两次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获得了 上海市迎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 。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2010年检验科通过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西部位于卢湾区普安路185号,毗邻淮海公园,占地28亩。东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528号,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是融现代建筑与传统特色为一体的园林式医院。成立于2001年的曙光医院集团目前已有10余个成员单位。2008年被批准成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医院现拥有国家教育部 十一五 重点学科3个: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临床药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 重点专科专病7个:肝病专科、骨与关节病专科、中医肾病专科、糖尿病专科、脾胃病专科、慢性心衰专科、针刺麻醉专病;中医急诊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基地。医院开设的70余个专病专科各具特色,独树一帜,享誉全国。近年来,医院坚持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相继成立了 名医诊疗中心 、 传统诊疗中心 治未病中心 等。2010年医院成为上海世博会定点医院之一,承担了世博会C片区医疗站点的医疗保障工作。医院拥有多个重症监护室,医疗设施先进,内外科室齐全,已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成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六个重点单位之一、浦东地区三个急救中心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院质量监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质量监测中心也设在院内。医院现有职工总数1800余人,具有正高级职称93名,博士生导师3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人员36名,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00名。现拥有国家级、省级名中医12名、28名曙光名中医、17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 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 的曙光特色。医院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现有研究所4个、临床研究室14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二级和一级实验室8个。成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肝肾病证省部共建实验室,与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合作成立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新中药研发中心 。具备国际标准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完成了中国首例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的临床实验项目。自1995年以来,承担部级、国家级课题300余项, 十一五 支撑项目6项、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7项。医院获得的科技成果奖160多项,其中部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74项,专利授权26项。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先成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临床基地,曙光临床医学院现有教研室17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每年承担1000人次以上的各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医院以 大医德泽生命曙光 为核心理念,在全国首创 伦理查房 ,开通全国首条免费中医健康热线,锻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曙光文化。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 建设亚洲中医临床医、教、研中心 的战略目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创建于1960年7月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大中医临床基地之一。40多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优势和中医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中医院、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上海市 十大 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连续十余年荣获 上海市文明单位 的称号。龙华医院占地52亩,位于上海城区西南面,毗邻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区。 十五 期间,医院进行整体改扩建,建成后医院建筑面积可达7.5万余平方米,现有床位650张,在编职工166余人,年门诊量为100多万人次。科室设置齐全,有一级临床科室20个,二级临床科室18个,以及心导管室、ICU、CCU、血液净化中心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三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9个。全院拥有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297名,其中主任、副主任140余名、全国名中医8名、上海市名中医10名,建有名老中医工作室23个。按需分类开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医院坚持 质量第一,病人至上 的办院宗旨和 严谨、仁爱、继承、创新 的医院文化。以太极图作衬底的院徽,主旨阴阳平衡,太极图象征中医传统医学,红色草体 龙 字充实圆内空间,如巨龙飞腾攀高, 龙 字第一笔(点)既是寓意目标向上的龙头地位,又形似白玉兰花,白玉兰是上海市花,标明了龙华医院是地处上海的省市级中医医院,右上方红底白 字 为医院的标志。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近年来医院尤为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选拔20余名中青年业务骨干纳入上海市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成立的23个老中医工作室,为培养新一代高级中医师,建立新的育人机制。目前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已成为各科的中坚力量。医院许多学科已处于全国中医院的领先水平,其中中医外科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中医肿瘤科在2003年第三批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竞评中一举成功,使龙华医院成为唯一拥有二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的中医医院。中医胆石病、中医外科、中医肿瘤科为国家中管局 十五 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肿瘤、胆石症、高血压病、肾病、风湿病、乳房病、肛瘘、溃疡性结肠炎、颈椎病九个特色专科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龙华临床医学院有硕士学位点16个,博士学位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生导师21名,硕士生导师40名,承担了250余名本科生、150名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全国和世界各地医生的进修和培训任务。医院拥有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队伍,仅1998年以来,已获得20项科研成果,其中2项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4项为部市级科技进步奖,目前承担在研课题97项,临床科研工作位于全国中医院前茅。
-
上海曙光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于1960年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合并而成。她的前身是建院于1906年的上海四明医院,是一所沪上的百年老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医院之一。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认定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1984,2006年十二次蝉联 上海市文明单位 称号;1998年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规范服务、行风建设 红旗单位 称号;1999年荣获卫生部 全国百佳医院 称号;2004年第三次获得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荣誉;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医院通过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000张,开放床位1320张。西部位于普安路185号,毗邻淮海公园,占地28亩。东部于2005年4月23日正式启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528号,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是融现代建筑与传统特色为一体的园林式医院。2006年全院门急诊人次为123万左右,出院病人数为2.1万左右,平均住院天数16天,病床使用率95%以上。成立于2001年的曙光医院集团已实现核心医院与集团成员医院之间的双赢发展局面,曙光的品牌不断提升。集团目前有9个成员单位,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和西医医疗机构。性质覆盖盈利性与非盈利性、治疗型与康复型,区域涉及上海市郊、浙江等地。海外市场也在近年得到了拓展。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现有中医肝病科、中医肾病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脾胃科、中医急诊科等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并拥有全国中药制剂剂型改革研究中心和国际标准的Ⅰ期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医院开设的70余个专病专科各具特色优势,独树一帜,享誉全国。近年来,医院还相继成立了 名医诊疗中心 、 传统诊疗中心 治未病中心 等,努力探索和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医院建立了ICU、RICU、SICU、EICU、CCU多个重症监护室,已开展了脑外、心胸外、肝胆外、脊柱外、髋关节、骨肿瘤等各类手术,并不断推出放射介入、心导管、ERCP等新技术、新项目,已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医院成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防预体系六个重点单位之一、浦东地区三个急救中心之一。自2001年实施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以来,在上海市历年来的医疗质量考核中名列前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院质量监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质量监测中心也设在院内。医院医疗设施齐全,配备有1.5T双梯度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全数字X光摄片机、数字血管造影机、基因芯片扫描仪、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模块式生化仪、荧光定量PCR检测仪、数字化电子胃肠镜、血液透析仪、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现有职工总数1500余人,具有正高级职称84名,博士生导师26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11名,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09名。医院在人力资源的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医院拥有7名上海市名中医、23名曙光名中医、18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 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 的曙光特色。医院设有属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的研究所3个、临床研究室14个,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和一级实验室8个。自1995年以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107项,其中部级、国家级课题270项。医院从 六五起连续承担了国家科委攻关项目的研究,其中 十五攻关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项,医院获得科技成果奖150项,其中部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8项,专利3项。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先成立的临床医学院、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临床基地,曙光临床医学院先后承担了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中医七年制临床专业硕士生,硕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及短期研修生、中医护理本专科生、夜大学等的课程教学、临床见习和实习任务。现有教研室16个,博士学位点5个,硕士学位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每年承担1000人次以上的各类研究生、留学生和其他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接受30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医师和学生的进修、培训。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 建设亚洲中医临床医、教、研中心 的战略目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0个在招岗位
上海市中医医院建于1954年,1997年8月与上海市中医门诊部合并,地处闸北区芷江中路274号,在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设有门诊部(公交41路、128路、104路、71路、48路、23路、24路、49路等可到达)。上海市中医医院是一所既有传统医药特色又有现代设施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还是 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 、 上海市食疗协作中心 、 上海市中医烧伤医疗协作中心 。占地面积1.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其中医疗业务用房2.4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设施先进的18层病房大楼,核定床位300张。现有职工731人,卫生技术人员544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80人。医院坚持 病人至上,质量第一 的服务宗旨,以弘扬中医传统特色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配有ICU、CCU等现代化医疗急救设施和医疗设备,能进行病理、生化、免疫、心功能、肺功能、放射、内窥镜、彩超、TCD等检查。芷江中路总院和石门路门诊部分别设有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和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全院日门急诊量超过2000人次,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上。建院45年来有20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和部级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医院边疆多年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和市卫生局文明单位。1999年5月,在上海卫生系统病区舒适化评比中获得三级医院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医院经常接待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并与德国、澳地利、日本、匈牙利、美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关系。